武漢打造健康飲水理念,建設和諧生態水網
當今世界所追求的科學發展觀應該與自然想辯證統一,水資源的健康環保更是時代所追求的環保內涵,打造健康環保和諧武漢,建設生態水網,還世界一片安靜。
生態不是城市發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,而是城市建設的引領。這是生態文明的理念,綠色發展的認識。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“美麗中國”的概念,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是武漢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,也是全面建設“兩型社會”、促進社會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階段??v覽武漢市“十二五”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,為“十三五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提供參考樣本,具有重要意義。
“既要金山銀山,又要綠水青山”,生態保護,離不開頂層設計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武漢市注重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,創造了多個“全國第一”:組織起草了《武漢市基本生態控制線條例》,在全國首創將城市生態保護上升到地方法律層面;在全國率先以市人大“決定”和市長令的形式為生態控制線把關;頒布實施全國首部湖泊保護條例,組建了全國首個湖泊管理局;出臺全國首個湖泊“三線一路”保護規劃……
1、人水和諧 ,“百湖之城”大做“水文章”
武漢是“百湖之市”,武漢的城市史,就是一部不斷理水營城的歷史。伴隨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,關于“水資源”的價值與作用被重新定位。湖泊的功能、屬性也由此發生了深刻變化,不僅僅有著雨水調節、排洪防澇、養殖、綠化園林、景觀休閑等功用,更是成為城市水資源、水環境的重要考量指標,以及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。
2013年,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生態保護和城市建設“十不”理念。“十不”理念中,當務之急就是要以“鐵的精神、鐵的手腕、鐵的紀律”重拳治湖,166個湖泊一個都不能少,一寸都不能填。
2012年,我市首次公布了中心城區40個湖泊的湖長名單,在全國率先實行“湖長制”。即明確了湖泊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,各區區長為本轄區內湖泊的“總湖長”,對轄區內湖泊保護管理負總責,每個湖泊明確一位區級領導為“湖長”。2013年,又公布了新城區的126個湖泊官方“湖長”名單。
2015年,武漢市首次將全市166個湖泊的湖岸線分段細化,對湖岸線的管理精確分割到每一米。5年來,全市還不斷強化湖泊巡查執法,對違法填湖“零容忍”,集中曝光、查處20起違法填湖案,出臺《武漢市涉湖違法案件移送暫行規定》,對出現惡性違法填湖的區年度績效考評直接“一票否決”。
2015年2月25日,《武漢市第三批湖泊“三線一路”保護規劃》得到原則通過,至此,全市166個湖泊的保護范圍全部劃定。
“十二五”期間,全市水環境保護重點工程投資總計508.27億元。采取排污口截污及綜合整治、湖泊連通、引江濟湖、湖濱帶生態修復、湖泊水體修復等系列綜合手段以及項目工程,改善武漢市湖泊、河流的水環境質量。通過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和備用水源地建設工程,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。實施“大東湖生態水網”構建工程,促進水網水體修復;投資100億元,建立武湖、北湖等河湖聯系,形成動態水網;在全面截污的基礎上,實施湖泊水質達標工程、水體消除黑臭工程、水體修復工程等重點項目,確保湖泊水質提檔升級
2、“1+6”城市空間格局,打造濱江濱湖生態城
目前,以長江、漢江和蛇山、洪山、九峰等東西山系為“十字”形成山水生態縱橫兩軸;以三環線防護綠地為紐帶,形成主城區外圍生態保護圈;以外環線防護綠地為紐帶,構成外環線生態保護圈;六片放射狀生態綠楔深入主城區內部,成為聯系城市內外的生態廊道和通風走廊。
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項目投資約45.3億元,包括城村相連綠化帶建設,水土流失治理,農田面源污染治理,國家森林公園建設,濕地生態修復,水土保持環境綜合整治,濱湖帶植被建設工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等8類。
2010年,武漢市編制和實施《武漢城市圈“十二五”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》,推進青山工業區、化工新城和主要交通道路區域的大氣環境綜合整治;劃定二環線內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、三環線內為限燃區;建立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,加強對酸雨、灰霾形成機理、成分和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,區域污染與聯合防治研究;以“改善城市空氣環境工程”為載體,控制中心城區揚塵污染、餐飲油煙污染和機動車尾氣污染。
2013年12月2日,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《改善空氣質量行動計劃》,推出36項舉措力圖改善空氣質量,綜合治理霧霾。
2010年,武漢市編制和實施《武漢城市圈“十二五”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》,推進青山工業區、化工新城和主要交通道路區域的大氣環境綜合整治;劃定二環線內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、三環線內為限燃區;建立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,加強對酸雨、灰霾形成機理、成分和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,區域污染與聯合防治研究;以“改善城市空氣環境工程”為載體,控制中心城區揚塵污染、餐飲油煙污染和機動車尾氣污染。
2013年12月2日,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《改善空氣質量行動計劃》,推出36項舉措力圖改善空氣質量,綜合治理霧霾。
4、倡導綠色出行理念,大力建設城市軌道交通
十二五”期間,武漢市深入開展“公交都市”建設示范工程,減少碳排放,建設綠色交通。在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基礎上,大力建設城市軌道交通,加快地鐵建設的速度,地鐵1號線,2號線,4號線相繼貫通,3號線將在2015年年底實現運行。
為建設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社會,武漢市開展城市無車日活動,在全社會倡導綠色出行理念,促進個人出行方式的改變,引導城市構建低消耗、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綠色交通體系,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思路,進一步推動城市交通領域節能減排,緩解城市交通擁堵,降低空氣污染,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聯系電話:027-86416440 15927650827(朱經理)
公司網站:http://www.iwoodwork.cn
凈水官網:http://www.56water.com